满朝文武也都是翘首以盼,目光全部聚焦在朱元璋身上。
“数百载以来。”
朱元璋紧握着手中的捷报,高高举起,老脸上洋溢着一种难言的兴奋。
“蒙古骑兵纵横天下,横扫八荒,铁骑所过,便是尸山血海,无人可阻,无军可挡。”
“昔日蒙古铁骑马踏中原,将宋覆灭,横扫吾华夏。”
“奴役我华夏中原百载。”
“但如今,一切都变了。”
朱元璋的语气突然变得激动起来:“标儿。”
“北元十万铁骑,我北伐大军,将之击溃了。”
朱元璋大笑道,笑声响彻朝堂,充斥兴奋与激动。
“北元十万铁骑被击溃了?”
朝堂上的文武纷纷愕然。
特别是兵部尚书唐铎,更是睁大眼睛,难以置信:“北元十万铁骑,之前兵部众多大臣商议也无应对之策,只能加派兵卒,加派火炮,如今这就被击溃了?”
不等唐铎多想。
随后。
朱元璋将手中的捷报对着一旁的云奇一递,神情也逐渐变得严肃起来:“宣读!”
恢复威严,不容置疑。
“奴婢领旨。”
云奇双手捧起捷报,动作庄重。
缓缓打开后,他面朝满朝文武,大声宣读:“臣郭英,以北伐大捷战果,上奏皇上!”
声音在殿内响彻,清晰可闻。
“自吾北伐两路大军攻破北元十座边城,破北元边境防线,北元调集重兵,拱卫其都城所在。”
“另。”
“北元于其北疆腹地调派了十万北元铁骑,于北元皇家牧场以骑兵阻挡,意正面击溃我北伐之军。”
“面对十万北元铁骑,臣也无法应对,北元骑兵之战力,天下无双!”
“我北伐大军总计加起来骑兵不过六万余众,皆是以步卒为主,根本无法迎战北元铁骑。”
“而北元铁骑所处,更是广袤无边平原,臣苦思冥想,无法迎战,无法破敌。”
“危急时刻。”
云奇的声音突然提高:“北伐二路大军大宁指挥使,冠军伯朱应,提出破敌之法。”
“布置昔日盛唐之时,专克骑兵冲杀之阵,名为龙门阵。”
“臣见冠军伯对此战自信以待,便将二路大军调拨之权交予其执掌,布阵迎战。”
“待得阵成迎战之日。”
“冠军伯以龙门阵困杀四万余众北元铁骑,大损北元骑兵战力。”
“之后,冠军伯亲率早已备战以待四万骑兵,迎战剩下近六万铁骑,并战而胜之。”
云奇的声音愈发高亢:“冠军伯亲斩北元大将军鬼力赤,正面斩杀北元骑兵近两万众,我大明骑兵,大胜之。”
“论骑兵,我大明仅有四万!”
“北元骑兵虽为阵所困四万余,仍有近六万众!”
“数百载以来,自蒙古立,自元存!元之骑兵便为天下无双,横扫天下,无敌天下!”
“今!”
云奇的声音达到了,仿佛要冲破殿顶:“吾大明冠军伯,无愧于冠军之名,以逊色之骑兵,正面击溃北元骑兵之精锐,大胜之!”
“自此,吾大明骑兵当为天下之最,天下无双!”
云奇大声地宣读着,嘶哑的声音在整个朝堂上响彻。
纵是太监,纵是残缺之人。可是在宣读这一封捷报的一刻,云奇的声音也是十分的高亢,动容。
他的脸上也满是激动与自豪。
而朝堂之上。所有文武全部都震惊地看着。
如若只是普通的破城之功,在北伐首战时,朱应就已经取得了功成,并且捷报归应天。
那时候。群臣虽然惊讶朱应再立新功,但有着朱应在辽东之战的表现,似乎满朝文武都已经习惯了,并且都有些觉得朱应立下战功并不有多奇怪。
毕竟。
当初辽东之战朱应的名字在朝堂上出现了太多次了,而且也得到当今皇上与太子的看重。
但这一次。
不同于以往啊!
北元铁骑!
这一个名词已然是昔日蒙古,大元的代名词。
纵然北元被大明从中原大地上赶了出去,但北元铁骑的强大仍在。
但这一次。
威名,强大了数百载的北元铁骑,败了!
而且还是败在了他大明骑兵的手中。
这一个意义,无需多言!
这将会是载入青史的一场大胜!
这又如何不令人动容,震惊!
“难怪郭英会如此重视,不惜以大捷之名急报传讯而归,原来是取得这样的胜果。”一位大臣忍不住低声说道,满是惊叹。
“北元铁骑,威名无限,天下无双!竟然败在了我大明骑兵的手中,这…这当真是大捷,从未有过的大捷。”
第168章 朱元璋:冠军伯,当为年轻一代翘楚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